+收藏本站   |   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登录   |   注册     服务热线:021-56652002
后退
企业风采
汉笙:有色金属+物联网,大数据让其绽放另一种色彩
发布于 2017-09-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物联网也正在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的另一种互联网的表现形式。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它被视作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现在,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将目光锁定在了物联网上——致力于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有色金属行业中,力图改变现有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它就是于2014年入驻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的上海汉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笙)。来听听当传统有色金属行业搭载了物联网之后会带来哪些变革?让我们随着汉笙董事长冯文静和总经理陈敏的脚步一同去看看关于物联网和有色金属行业之间的那些事儿,将会碰撞出哪些令人惊艳的亮点。

冯文静:情系有色金属行业,谋求行业转型发展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而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应当是这样说:一个不想转型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冯文静女士亦如此,1987年从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她便一直深耕于湖南当地某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在这期间,她对于有色金属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环节了然于胸。



随后在2002年,冯文静创建了上海裕强物流有限公司,从事现货、期货与有色金属第三方物流等服务。该公司目前在上海拥有五个仓储基地,冯文静也在平时对公司的治理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为她今后触电有色金属物联网领域埋下了伏笔。随着2012年国家倡导“互联网+”之后,冯文静便开始思考着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改变现有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



在偶然的一次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讲座交流中她发现——有色金属交割仓库在进行常规操作时会经常出现重复质押的问题。如何做好严控手段?如何使其监管行为更为精确有力?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同时也催促着她要改变现状。突然间,桌上的一盒抽纸给了她启发:那些存在于日常快消品中的条形码居然能够为这些商品解决流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那么能否尝试着把它运用于有色金属领域呢?让每一个有色金属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经过论证,这个想法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她随即便创立了上海汉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思考着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有色金属行业里。
冯文静在两次硅谷考察之后把美国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带回了中国,运用到有色金属领域。她语重心长地说:“结束美国之行后,我发现大数据可分为采集、整理、分析三个层次,现如今美国的行业大数据已经处于结果输出的阶段,而在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既是我们的短板,又是我们的发展优势,相信在这片行业大数据的空地上,属于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互联网应用的大楼一定会很快的拔地而起。


陈敏:打造信息透明对称的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供应链E化平台
“在研发过程中发现无论对冶炼厂、仓储方、消费终端和贸易商来说,在货物的流通环节里,对信息透明对称的渴望非常之高,因为在有色金属背后有很强的金融属性。”陈敏如是说。如果在流通领域里,将条形码识别运用在有色金属,建立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各方的参与度就会大大增高。



通过基于物联网的条形码技术,便可轻松与明晰地整合厂家、仓储、物流、贸易等资源,从而更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于行业第三方监管者来说,也可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该商品是否有重复质押、产地、交易、价格浮动等信息,从而使商品的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为未来的行业大数据打下基础。届时甚至还可以将大数据引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上,造福子孙万代。
目前开发这套有色金属E化平台系统的内部IT专职员工有十多人,加上外部支援人员共计50余人。经过了第一年的打拼,在去年公司就有了上千万的营收。陈敏说在未来,汉笙将打造成一个关于工业有色金属物联网的SAAS平台。

汉笙:落户市北高新,共同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
当谈到为什么落户市北高新时,陈敏说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虑。首先是地理因素,市北高新地处中环与南北高架之间,交通便利之外还离公司总部较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第二是市北园区致力于打造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非常契合汉笙信息科技的发展需求和战略发展。第三是园区提供诸如法务、税务、人力资源等一龙条政策,这些都为公司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以上的种种成为了他们选择了在市北落户的缘由。
冯文静在采访中还提到,市北园区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产业园,更有像家一样的温暖,时常都能够感受到园区领导和邻居企业的关怀,在园区主打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下,她很乐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和园区共成长,汉笙科技也一定会绽放出另一种色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物联网也正在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的另一种互联网的表现形式。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它被视作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现在,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将目光锁定在了物联网上——致力于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有色金属行业中,力图改变现有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它就是于2014年入驻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的上海汉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笙)。来听听当传统有色金属行业搭载了物联网之后会带来哪些变革?让我们随着汉笙董事长冯文静和总经理陈敏的脚步一同去看看关于物联网和有色金属行业之间的那些事儿,将会碰撞出哪些令人惊艳的亮点。

冯文静:情系有色金属行业,谋求行业转型发展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而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应当是这样说:一个不想转型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冯文静女士亦如此,1987年从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她便一直深耕于湖南当地某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在这期间,她对于有色金属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环节了然于胸。



随后在2002年,冯文静创建了上海裕强物流有限公司,从事现货、期货与有色金属第三方物流等服务。该公司目前在上海拥有五个仓储基地,冯文静也在平时对公司的治理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为她今后触电有色金属物联网领域埋下了伏笔。随着2012年国家倡导“互联网+”之后,冯文静便开始思考着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改变现有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



在偶然的一次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讲座交流中她发现——有色金属交割仓库在进行常规操作时会经常出现重复质押的问题。如何做好严控手段?如何使其监管行为更为精确有力?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同时也催促着她要改变现状。突然间,桌上的一盒抽纸给了她启发:那些存在于日常快消品中的条形码居然能够为这些商品解决流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那么能否尝试着把它运用于有色金属领域呢?让每一个有色金属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经过论证,这个想法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她随即便创立了上海汉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思考着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有色金属行业里。
冯文静在两次硅谷考察之后把美国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带回了中国,运用到有色金属领域。她语重心长地说:“结束美国之行后,我发现大数据可分为采集、整理、分析三个层次,现如今美国的行业大数据已经处于结果输出的阶段,而在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既是我们的短板,又是我们的发展优势,相信在这片行业大数据的空地上,属于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互联网应用的大楼一定会很快的拔地而起。


陈敏:打造信息透明对称的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供应链E化平台
“在研发过程中发现无论对冶炼厂、仓储方、消费终端和贸易商来说,在货物的流通环节里,对信息透明对称的渴望非常之高,因为在有色金属背后有很强的金融属性。”陈敏如是说。如果在流通领域里,将条形码识别运用在有色金属,建立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各方的参与度就会大大增高。



通过基于物联网的条形码技术,便可轻松与明晰地整合厂家、仓储、物流、贸易等资源,从而更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于行业第三方监管者来说,也可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该商品是否有重复质押、产地、交易、价格浮动等信息,从而使商品的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为未来的行业大数据打下基础。届时甚至还可以将大数据引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上,造福子孙万代。
目前开发这套有色金属E化平台系统的内部IT专职员工有十多人,加上外部支援人员共计50余人。经过了第一年的打拼,在去年公司就有了上千万的营收。陈敏说在未来,汉笙将打造成一个关于工业有色金属物联网的SAAS平台。

汉笙:落户市北高新,共同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
当谈到为什么落户市北高新时,陈敏说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虑。首先是地理因素,市北高新地处中环与南北高架之间,交通便利之外还离公司总部较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第二是市北园区致力于打造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非常契合汉笙信息科技的发展需求和战略发展。第三是园区提供诸如法务、税务、人力资源等一龙条政策,这些都为公司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以上的种种成为了他们选择了在市北落户的缘由。
冯文静在采访中还提到,市北园区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产业园,更有像家一样的温暖,时常都能够感受到园区领导和邻居企业的关怀,在园区主打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下,她很乐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和园区共成长,汉笙科技也一定会绽放出另一种色彩!

  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21-56652002
   传真:021-56652002-802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     238号210室


聚能湾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 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03650号